陣陣香氣撲鼻,滿架錦繡予人目不暇給。

香包的淵源

     香包原是端午節日的應景玩飾,如今也長年出現在民俗工藝攤上,不管是否「五日節」,人們看到了總會喜歡地買一隻來把玩。

  香包閩南話叫做香芳,它用布料縫製,裡面塞棉花沾些檀香粉末縫合成為立體造型,散發香味。檀香粉末具有驅蟲的功能,所以佩掛著香包可以驅毒,香包做成各種象徵祥瑞的造型,繡著吉利的飾紋,又兼有招祥納福的意義。芳香又名香囊,囊內裝有香料,是古人以纓繫在身上的佩飾。

        「元少好佩紫羅香囊,安患之,而不欲傷其意……(晉書,謝元傳),「何以致叩叩,香囊繫肘後」(繁欽,定情師)。由此可見古人配戴香囊,並不限於端午節,而是日常的飾物。明朝才子朱有燉曾經寫了一齣以香囊為背景的雜據叫「香囊怨」,描述書生周恭與藝妓劉判春的愛情故事。朱氏擅詞曲,劇中兩個人的愛情受到劉盼春假母(養母)的阻擾,兩人以香囊暗藏「長相思」詞,互訴哀情,纏綿悱惻,最後劉盼春竟被假母逼死,是齣愛情的悲劇。另一齣也是以香囊為背景的愛情戲,則是悲喜劇,是明代劇作家丘潘所撰,描述宋人張九成所配的香囊在戰場遺失,部屬捨得後以為九成陣亡,他的妻子貞娘悲傷之餘,為丈夫守節不再嫁人,不料他所帶在身邊的另一隻香囊也丟掉了,被趙公子捨得,差媒婆像貞娘求婚,她不肯,對方卻強求,不堪糾纏便控告法府去,審案的官員剛好是張九成,兩人離散後從重逢不禁悲喜交集,於是夫婦倆終告團圓,這齣戲叫做「香囊記」。

TOP

香包的另一個淵源

        是古代南方荊楚人在端午節佩帶五色絲,以祈息災,求長命叫做長命縷,早期台灣也有這種習俗,後來與香囊結合變成芳香。據「彰化縣志」說:「五月初五日,門懸浦艾,和雄黃酒飲之….,加以繡囊,實以香屑,令兒佩之。以五採線繫兒手足,曰:長命縷。」鄰居和親朋好友的孩子們。大都是用彩色的布料縫成雞呀、虎呀一類的造型,如果是素色的,還得用彩絲針繡成各種吉祥的圖案,上端繫條紅絲絲,下端貫串貝珠,再加上櫻飾,就成了一隻娃兒們喜歡的芳香了。

關於鹿港香包

        香袋又名香囊,閩南語稱「香芳」,依(晉書)<謝元傳>即知古人以纓繫於身上之配飾。古之香袋多用絲綢、彩布縫製而成,亦有用厚紙折成各種形狀,外加五彩繡花線,纏成美麗紋飾,由一針一線中,開闢薪傳手藝之新園地。從綢布之取材,造型之設計,紋案之剪裁,皆隱含諸多人生哲理。又逢雙片、塞棉花、入香末,以及流蘇編結等,但看色彩艷麗,芳心撲鼻,一件作品完成時,可真用心良苦。有色彩斑斕之花卉、古典吉祥之鳥獸、玲瓏小巧之瓜果、逼真傳神之人物等。一則可驅毒辟邪,一則可招祥納福。

        鹿港以香袋製作知名者早期為施美玉祖舖,繼之有張江招治初以刺繡枕頭、門簾起家,後以獨創梅花、金鎖、桃形、茄形、扇形等,以手工精緻,配色清雅見稱;王秀李三十餘歲時,始於農暇時製香包自娛,近年以布雞、兔子等玩飾,以布創新之路;許陳春自幼在其尊翁陳滔、胞弟陳萬能等錫藝名家之調教下,習得頗多傳統工藝,又先生擅做花燈,許陳春則擅女紅,突破果臼,由平面轉成立體,倚天孫織錦再現人家差堪擬之,其作品色彩艷麗,造型栩栩如生;周月容,娘家布袋,原學家政,嫁為鹿港媳婦,與八十餘歲老婦為鄰,習得好女紅,憑其創意變化,彗心獨具,手巧多姿。

 

 

 
     

回首頁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