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1  物理學簡史------中國之科學
     
西方現代科學:力學(伽利略、克卜勒、牛頓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光學(牛頓、海更士、楊格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熱學(湯普生、焦耳、卡諾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電磁學(、、、、馬克士威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近代物理:量子論、相對論、 原子結構的認識、量子力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基本粒子       宇宙的形成學說        近代物理學的發展  

回目錄     回首頁  

在光學方面

對於光的本質,牛頓曾提出「粒子說」,認為光是由許多微粒物質所組成,因此光沿直線進行;與牛頓同一時期,但年紀較長的荷蘭學者海更士Christiaan Huygens1629-1695)則提出「波動說」,認為光是一種波動,因此光可瀰漫各處。

兩種學說都可從理論中導出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,但是牛頓預測,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密度較大的介質時,例如光從空氣進入水中,由於光的微粒受到引力的作用,光速會加快;海更士則從波的性質考慮,預測光速會減慢。由於牛頓在學術界的巨大聲望,波動說在當時不受重視,屈居下風。

1801年,英國學者楊格(Thomas Young1773-1829)做了一個著名的光學實驗。他首先將單色光通過一條狹縫後,再照射到兩條非常靠近的狹縫,結果射出後的光,並不沿直線進行,而是散開來,在置於稍遠處的光屏上形成亮暗相間的條紋。這是「波」特有的性質,稱為「干涉現象」。楊格實驗顯示光具有波動的性質。牛頓的粒子說開始動搖。

1850年,兩位法國人菲左(Armand Hippolyte Louis Fizeau1819-1896)和佛科(Jean Bernard Leon Foucault1819-1868)分別獨立地在地面上精確地測出光速,發現光在水中的速率較在空氣中為慢。牛頓「粒子說」的預測是錯誤的,因而被推翻。海更士的「波動說」獲得實驗的支持,轉居上風。(離當初牛頓、海更士的預測已一百多年)

至此,光的波動說已獲得空前勝利,粒子說幾乎全盤被否定。但經由二十世紀的一些新發現(光電效應、康普吞效應等)粒子說卻又敗部復活,今日我們承認光的雙重性,即它同時具有波動與粒子的性質(只是不會同時出現)

光電效應可證明光的粒子性,在高三近代物理部分有完整交代。認為光雙重性的原因是人類的認知只能從過去的經驗學習新的體會,而波動、粒子的性質是經驗中存在的。

想想瞎子摸象的故事,瞎子只能就他過去的認知認為大象是水管、牆壁、柱子、扇子等等。面對自然界,我們都是瞎子,觸摸大自然這隻大象,試圖拼湊出大象的樣子。觀察與思考的能力,科學的方法與步驟,數學的技巧就是我們的工具。

由於光學儀器的改進和創新發明,使得十九世紀光學研究的領域大為開展。德國的造鏡天才夫朗和斐(Joseph von Fraunhofer1787-1826)使用一個精製的大型三稜鏡,重複牛頓的色散實驗,結果驚奇地發現,太陽的光譜中有許多暗線(後稱為吸收光譜)。雖然他不知道這些暗線的成因,但他利用這些暗線的位置,來校定不同色光的折射率。

       

   

夫朗和斐也發明多狹縫的光柵,用於分析測量光譜線的波長,稱為光譜儀,因此開啟了光譜學的研究。由實驗中發現,氣體光譜中有一些特定波長的亮線(後稱為發射光譜,而且這些波長之間遵守簡單的數學關係。十九世紀中期,物理學家開始思索這些暗的和亮的光譜線,和物質內部的結構有何關聯?

1859年,德國人克希何夫(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-1887)和本生(Robert Wilhelm Bunsen1811-1899)找到了答案。他們發現每一個化學元素在氣體狀態時,都有其特定的明線光譜結構。因此光譜可用於精密分析物質的組成成分。由太陽光譜的暗線位置,可判知太陽大氣層含有哪些元素。

可是他倆並沒有追究到原子內部結構和光譜線之間的關係,這要留待二十世紀的科學天才去發現。克希何夫進一步結合了光學和熱學的知識,從事熱輻射光譜的研究,為下一世紀革命性的物理概念--量子論,起了開路的作用。

十九世紀的物理學界,可說是群英並起,不僅拓廣了物理研究的視野,也深入了對物質內部的探討,這些醞釀了下一世紀物理學的輝煌成長。 

力學   光學   熱學   電磁學   近代物理